Skip to content

生活反思: 沟通

前几天和老婆外出吃饭,去一家韩国店吃豆腐汤。吃完出来我们在往停车场走,然后她说“这个豆腐汤应该比面条有营养,是吧?”。 当时她说面条这个词的时候,我直接联想到的是家里煮的面,有菜有肉什么的。所以我顺口回了一句:“那不一定吧“。 然后她突然非常确定的说”那肯定的呀,面全是主食,就那么点肉“。 我意识到她说面条指的是外面餐厅里的面条,那她说的也没错,确实外面餐厅里很多的面里都没有菜。我们毕竟是刚从餐厅里出来,她说的本来就应该指的是和餐厅比较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直接联想到家里煮的面。我知道她并没有想要讨论的意思,只是单纯的想表达她的观点寻求一点关注。于是我说”你说的也有道理。“ 她看我观点转变得这么突然,笑着说:“我都搞不清楚你是真的这么觉得还是就是敷衍”。 我接着又说到:”我真的这么觉得啊,外面的面里确实经常连菜都没有,那肯定营养不行“。 她将信将疑的看了我一眼,然后我们上了车就开始说别的事情了。

这个小事让我想到以前在哪本书上看过,说语言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东西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一句话,不同的人也会理解出不同的意思。因为每个人的背景,和在那一刻的状态都不一样,他们也会理解出不一样的意思。而说话的人说出来的意思,和听到的人所接收到的意思很有可能完全不同。就像我老婆说面条指的是餐厅里的面条,而我却联想的是家里做的面条。语言即使是在传递这么小的一件事情都可能有误解,更何况大的事情。然而这种误解是完全正常的现象,当别人误解我的时候,我不应该感到惊讶,因为这是正常的,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。我应该先用心聆听和了解对方,再寻求对方的了解。

当我寻求别人理解的时候,我也应该尽我所能把我想说的事情说清楚。今天与人开会的时候我解释完了一个事情,问了一句对方“你听明白了吗”。问完我就意识到我不该这么问,但还是顺口就问出来了,还好我意识到就连忙改口了。很久以前我就意识到像这种问法或者“你理解我说的意思了嘛”类似这样的问题很不好,或者说很没有效率。当我这么问的时候,我通常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很少有人会说“我不明白”或者“我不理解”。因为这个问题在对方的那里,尤其是根据语境的不同,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被理解为在质疑对方的理解能力。对方大致会觉得,他不明白就变成是他的问题他的错,而人的本能是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或者有错误的。当我问出这句话对方就已经处在一个防守的位置,所以大部分的回答都会是肯定的。后来我开始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“你觉得我解释清楚了嘛?”,这个问题我觉得好得多,因为它是邀请对方来评论我的,所以对方更愿意说实话。人的本能从来不抵触评论或指责别人,因此如果我真的没解释清楚,他们更愿意回答说我哪里没有解释清楚。这样我的沟通就更有效率,这也是我第二个核心价值里积极主动的一部分。因为对方是否理解我是没有办法控制的,而我能不能用不同方式去解释让对方更容易理解,是我能控制的,因此我应该更专注于我能控制的地方,专注于主动,而非被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