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《中国哲学简史》第5章读后感

第5章讲的是《墨子: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》。作者写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,在古代其影响力不亚于孔子。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,辩护其文化是合理正当的,而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。

第三章作者就提到过,需多派系都源于周朝封建制度解体后丧失爵位的贵族。而墨子就是源于那些原本为诸侯效力的军事家。封建制度解体后他们流散各地,谁雇佣他们就为谁服务,以此为生,被称为“游侠”。儒和侠都出身于依附贵族的各类官。儒大都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,而侠更多出身于下层阶级。在古代礼乐之类的社交活动完全限于贵族,所以从平民来看,礼乐都是奢侈品,豪无实用价值。因此墨家正是从这个观点来批判传统制度的。

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,他们组成了一个能够进行军事行动的团体,纪律及其严格,其首领对于所有成员都有决定生死的权威。墨子及其门徒又不同于其它普通的游侠,普通游侠只要得到报酬什么仗都打,但是墨子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,所以他们只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。

作者写到墨子对儒家的批评主要有4点:

  1. 儒家不信鬼神,而墨家是信鬼神的
  2. 儒家强调厚葬,实行三年之丧,墨家认为这是浪费人民的财富和精力
  3. 儒家强调音乐,墨家同样认为是浪费
  4. 儒家相信确定的命运,墨家认为这造成人们懒惰

作者认为,其中第四点是不相干的,也可能是墨子对儒家的误解。因为儒家的“知命”并不是指命运不可改变,只是讲要接受在我们控制能力以外的事情。第二和第三点来源于阶级不同,第一点后面会写到。

墨子对儒家的仁义思想并没有批评,在《墨子》一书中他也经常提到仁义的概念,但是与儒家的仁义稍有不同。墨子的仁义指兼爱,就是墨家团队内的“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”的中心思想,他以团体的概念为基础,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,无差别的爱别人的一切。墨子区分“别士”与“兼士”的区别说到“别士之言曰: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,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“。意思是别士会说我岂能把我朋友身体当做是我的身体,我岂能把我朋友的亲人当做是我的亲人,因此别士对朋友做的事就很少。而”兼士“则”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,为其友之亲若为亲“,他能为他朋友做到他能做的一切。

我觉得墨子的”兼爱“和孔子的”忠恕“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十分相似的,只是出发点不同。墨子是以团体为中心,认为团体的利益应放在个人利益之前。为团体和国家做贡献是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。墨子的”义“更偏向于”讲义气“的义。而孔子的出发点是以个人为中心的,强调个人的品德与义务是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。我个人觉得这两者并不冲突,墨子的价值标准更适合一个团体的整体价值观,而孔子的更适合日常生活与个人修行。

关于鬼神,在儒家和墨家表面上看是有些矛盾的,墨家信鬼神却不主张丧葬与祭祀,而儒家不信鬼神却强调丧礼和祭礼。作者认为儒家的这些礼确实是源于鬼神,但不再是因为鬼神。而墨家需要鬼神的存在给其兼爱的学说设立制裁,从而引导人们,实行兼爱会受鬼神赏赐,不实行兼爱则受鬼神的惩罚。作者的这种解释也挺合理的,墨家根本上是要求人无私的为团体做贡献,所以需要鬼神的概念来引导。同时墨家是类似军事组织的团体,需要严格的纪律,因此鬼神就有其必要性。而儒家追求忠与自我则有无鬼神并不重要。

这篇就分享到这里,下篇为大家分享第六章《道家第一阶段:杨朱》。